今日:2022年11月15日19:56:22    星期二
首页> 正文

从课堂到街巷: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夏日小确幸

文字:覃浩恩   编辑:化材学院   时间:2025-07-13 点击数:

清晨的微光刚刚漫过近尾洲镇中心小学的窗台,“铜”心“碳”索科普队的志愿者们就已穿梭在教室之间。他们仔细地调试着课件,确保每一张幻灯片都清晰呈现;反复检查实验器材,让试管、量杯在课桌上整齐排列;提前在黑板一角写下当天的课程主题,粉笔末在晨光里轻轻飘落。712日的这个早晨,没有城市的喧嚣,只有志愿者们细碎的忙碌声与窗外渐起的蝉鸣相和,为即将开始的支教课堂,悄悄攒满了温暖与期待。

课堂上,“铜”心“碳”索科普队的志愿者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课程。在科普课上,志愿者赵子仪老师带领学生探索海底火山奥秘。实验中,油浮于水面形成地壳,泡腾片遇水产生的气泡携带有色水穿过油层,模拟岩浆喷发,气泡破裂后,水滴回落恰似熔岩冷却。这一基于密度原理的趣味实验,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学魅力,在动手操作中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;在语文课上,志愿者匡依琳老师教导学生学习,以“猜猜他是谁”展开,课堂先通过描述孙悟空、哪吒引导学生,再从外貌、性格、爱好、品质等方面教学生观察描述。学生分组交流,再选代表全班分享,还互评作品,让学生在趣味中提升观察与表达能力。

课后,各班正副班主任与另外两位志愿者一同走出校园。骄阳似火,近尾洲镇的街道被晒得滚烫,可大家脚步不停,一心想走进孩子们的生活。志愿者们穿梭在街巷,在家访过程中,细细询问孩子们的日常与学习,轻轻抚摸孩子黝黑的脸颊,倾听他们的校园趣事,记下他们藏在眼底的心愿。一位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,笑着说:活动真好,就是时间太短啦。朴实的话语暖了众人的心。那份认可,比烈日更炽热,化作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
暮色渐浓时,志愿者们坐在会议室复盘当日工作。有人说看到孩子因实验成功而蹦跳的模样,突然懂了教育的意义;有人想起家访时老人递来的一块西瓜,甜到了心里。这场始于科普的支教之旅,早已超越了知识传递的范畴——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新知,志愿者在行走中读懂乡村。当星光洒满校园,每个人都明白,这一天播下的种子,终将在未来的某天,生长成改变的力量。
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

苏ICP备200311XX号-x